朝鲜的这次典礼上,金正恩女儿没有坐在第一排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综合朝鲜媒体消息,朝鲜亲赴朝鲜北部部署洪涝灾害救援工作后,次典礼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8月4日在平壤出席了新型战术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交接典礼。上金新余市某某过滤器制造厂这是正恩坐第朝鲜官方报道中,最大规模的女儿一次新型导弹发射车交接,也是朝鲜韩国媒体近日热炒“金与正地位”等话题后,金正恩及妹妹、次典礼女儿的上金首次集体亮相。

朝中社并未特别发布金正恩女儿出席仪式的女儿照片,但朝鲜中央电视台播送的画面显示,金正恩和女儿共同乘坐俄罗斯总统普京赠送的阿鲁斯加长豪华轿车抵达,并携手步入会场。金正恩在导弹发射车前聆听人民军军官的讲解时,一袭蓝衣的金正恩女儿在侧,并被镜头拍到和朝鲜外务相崔善姬有说有笑。金正恩妹妹金与正亦出席了本次活动,并躬身微笑着引导金正恩的女儿,紧随金正恩登上检阅台。不过,和此前的一些公开活动不同,这一次,金正恩的女儿没有和父亲一起坐在检阅台第一排,而是和金与正、崔善姬一起坐在第二排。

电视画面还显示,除了授军旗、检阅发射车编队、军乐队和仪仗队表演等传统项目外,本次仪式别开生面,设置了现场乐队演出、无人机灯光秀、烟花表演等环节,仿佛时尚秀场。但活跃的现场气氛,并不能掩盖这次仪式的严肃性,及其对朝鲜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导弹发射平台的多元化,增强导弹部队的实战生存能力,面对美军的“一次性核打击”具备真正的反击可能,是朝鲜近年军备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中,导弹发射车一度被外界视为朝鲜的“卡脖子工程”。2020年到2022年,朝鲜“火星-17”导弹发射车四次出现在阅兵中,但每次都仅出现四辆。美国核武器问题专业智库詹姆斯·马丁防扩散研究中心在报告中认为,这反映出朝鲜缺乏制造重型发射车的能力。
此后,金正恩多次视察战略武器架车厂、战术导弹发射架车厂,明确要求“全力展开朝鲜式高质量发射架车生产斗争,按计划无条件完成党的八大提出的生产目标”。2023年2月,朝鲜在阅兵中一次性展示超过10辆“火星-17”导弹发射车,让外界惊呼朝鲜战略核武器载具数量已实现“倍增”目标。
对于此次朝鲜一次性交付250辆战术导弹发射车,韩联社分析认为,这些发射车很可能是近程弹道导弹“火星-11丁”的载具,将被部署在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朝中社报道亦明确武器接收方为“共和国边境第一线部队”。仪式还披露,朝鲜新建了多支导弹部队,金正恩亲自向部队指挥官授予军旗。在朝鲜中央电视台画面中,相关部队军旗的镜头均经过打码处理。
金正恩在仪式上发表演讲时说,在朝鲜全国奋起投入抗洪救灾斗争的时期举行交接典礼,显示了朝鲜“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不断加强保卫人民、维护主权的根本保证——国防力量的坚定意志”。他强调,朝鲜将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遏制敌人的一切核威胁,构建更完善、更高水平的核力量态势进行自卫。

分析认为,在实现战略核武器的倍增计划后,面对朝鲜半岛局势紧张、韩美军演更加迫近军事分界线的态势,朝鲜大规模展示其战术武器发射平台的建设成果,是一种平衡韩美“抵近威慑”的对应行动。
不过,金正恩亦为局势缓和留下空间。他说,有强大的实力,才有真正的和平。对话和对抗都是朝鲜的选项,但更应该为对抗做好准备。“无论进行对话还是进行较量,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主权国家一刻也不能放弃、一步也不能退让的义务和权利。”
记者:曹然(caoran@chinanews.com.cn)
(责任编辑:热门资讯)
- 刚刚,南京第一中学指标生名单出炉!查收!
- 舍不得开空调?当心! 炎值飙升室内也会中暑
-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到访朝鲜元山
- 人民日报: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 这种蔬菜热量低还超补水!但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吃
- “阴险的利己主义者”,据报清北事件迎来反转:班主任才是受害者
- 真相来了丨网传太阳能板释放有害电磁辐射?谣言!
- 成都又要新增一所“教科附”高中?最新消息来了
- 90%的保研失败都源于大一的无知,等到大三猛醒,差不多没机会了
- 中新健康丨和烤串绝配的不是啤酒,而是这三种茶!
- 美团买药线上问诊服务升级:上线视听问诊服务,三甲医生秒级响应
- 日方宣布日本牛肉输华相关协定已经生效?外交部回应
- 中新健康丨收藏!被毒蛇咬后保命指南
- “热死人了” 警惕!近期多地现这种病例
- 以色列总理:希望未来数天内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 “丹娜丝”进一步减弱 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 店员用洗虾粉每天洗超百斤龙虾!洗虾粉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 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批准对乌提供5亿美元援助
- 台风“丹娜丝”西行 浙江玉环沿海风雨逐渐增强
- 夏季“蛇咬伤”频发 这些常见操作可致截肢!医生提醒→
- 《我的阿勒泰》热播出圈,周四这场哈萨克主题音乐会值得一看 views+
- 5名高管同时离职!这家金融机构怎么了? views+
- 正大广场微更新:影城变剧场,姆明第一部中文舞台剧首演 views+
- 上海漕河泾印象城举行“JUMP INTO 3”三周年庆 views+
- 江西贵溪一学校发生校园伤人事件 已造成5人受伤 views+
- 中新健康丨专家:小分子药物助力炎症性肠炎患者治疗达标 views+
- 黄山天都峰时隔5年恢复开放,著名景点“鲫鱼背”再上线 views+
- 勾画乡村振兴画卷,方言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上演 views+
- 世界高血压日:这种“老年病”为啥盯上了年轻人? views+
- 打造体育运动新空间,国际篮联篮球之家中国首馆在上海落成 views+